位于新天地商圈的哈吉斯全国首家旗舰店外,正在加紧安装“哈吉斯新天地摩天轮光影装置”。四层高楼的摩天轮精美别致,夜晚亮起灯光更是美轮美奂,这一装置将作为支持“上海市光影节”黄浦新天地的作品点亮街区。
黄浦区商业商务和旅游业繁荣,既有享誉国际的大型商圈,又遍布各具特色的宝藏小店。户外广告、户外招牌是商圈、小店的“门面”。黄浦区现有户外广告618块,户外招牌16097块。户外广告、户外招牌数量多也意味着设置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在黄浦区今天举行的“政府开放日活动”上,记者了解到,黄浦区绿化市容局今年以来通过制度创新、精准服务,打造安全、规范且美观的户外广告与户外招牌,助推商家创意的落地,让上海的商业氛围更浓。
让户外设施既符合规范,又满足商家个性化需求
中心城区某大型商场打造了一组户外广告设施:灯箱布上涂着色彩斑斓的创意图案,宣传了品牌也活跃了街区氛围。但商场有个困惑:灯箱布容易被风吹拂,打在建筑窗户与外墙上,发出让人不愉快的声音。
“这样不愉快的声音,完全可以避免。”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所长陶震说:“我们创新了‘专业事先审图机制’。申请人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申请,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将为申请人提供详细的设施结构图指导。如果面对上述这种情况,我们会指导申请人使用更加适合的灯箱布材料,帮助申请商户避免错误和疏漏,同时在安装过程中给予技术指导。”
夜色降临,黄浦的商业街区亮起灯光,投影式户外广告也依次亮起,营造了充满都市感的商业氛围。在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的专业指导下,这样的投影式户外广告目前在黄浦很多历史老建筑上应用。“不会对历史建筑外部造成任何伤害,也满足商户宣传的需要,增添了‘夜上海’的迷人效果。” 陶震说。
针对户外广告和户外招牌的设置需求,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不仅提供标准化的审批流程,还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我们通过‘一对一’的咨询和现场勘查,不仅要让设施符合城市美观、安全、规范的总体要求,也充分考量商家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让每一个户外广告和招牌都能融入城市的整体风貌。”
考虑到一些商户对申请过程不熟悉,黄浦区提供了多种渠道的帮办服务,包括窗口帮办、远程帮办和上门帮办等,还通过帮办的形式指导各街道办事处做好户外招牌设置的备案工作,确保相关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今年以来,黄浦区已通过专业指导和精细化服务,协助221家商户业主完成了户外广告和户外招牌的规范设置和优化改进。
最近,黄浦区完成了《黄浦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实施方案》的修编工作,即将于近期向社会公布。《实施方案》正式施行后,将能够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行为。包括根据区域特点引入灯箱布、投影类等多种新形式,对显示屏广告刊播方式、户外广告经营性质等控制性要求的外沿也进行了拓展,提高广告设置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让广告宣传能够更加便捷地与营商环境融合共生。
推出更多优化服务举措,回应需求
黄浦区很多部门都推出了一系列简化审批流程,贴心暖心的服务举措。
过去一年来,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累计收集群众意见28条,推出了多项优化服务举措。
有外籍人士在办理业务时常因语言不通,需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翻译沟通或聘请专业翻译人员陪同。为有效解决这一语言障碍问题,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增加了标识标牌“双语化”、强化一线人员外语沟通能力,配备专业翻译机,为即时沟通提供高效技术支撑。下一步将拓展语种覆盖,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多语种政务服务环境。
曾被办事人视为“折腾最多”的材料准备环节,如今在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也找到了破解之道。依托大数据和“随申码”的强大功能,在原有贴心“店小二”帮办服务基础上,创新实现“表格数据自动填”。对接“随申码”、“企业码”,许多基础信息无须重复填写,大大减轻了企业和群众的填报压力。
一些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独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使用智能手机线上办理不熟悉,出门去窗口办事又困难重重。黄浦区医疗保险事务受理中心创新服务模式,把高频经办事项“长护险受理”在辖区五里桥、打浦桥、淮海中路、半淞园路等街道率先试点“上门办”,通过远程验证+现场评估确认的方式,将原本需要在街道窗口办理的高频事项直接延伸至居民家中。
“服务企业群众,贵在精准,重在实效。”黄浦区相关负责人说,黄浦始终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不断回应关切、纾解民困、优化服务。
启恒配资-网上配资炒股-山东股票配资公司-配资资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