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影视、舞台剧、装置艺术……“香港才女”王菀之从不被定义,总是在寻找艺术表达新的可能。这一次,她实现了人生清单上一个新的心愿——创作一部管弦乐。7月8日晚,王菀之携个人首部管弦乐作品《失落的一格》亮相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由上海交响乐团演绎。
王菀之从小在古典音乐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在加拿大留学时,有一年回香港做暑期工,她写下人生第一首歌《我真的受伤了》,后被张学友唱红。发现自己的创作兴趣之后,王菀之开始系统学习音乐,成为流行音乐唱作人。
音乐会现场
“我之前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真正动笔写一部管弦乐,直到三年前,我下定决心试一试,于是有了《失落的一格》。”王菀之说。凭借多年在流行编曲中积累的乐器编排与结构理解,她用两年完成了作品雏形,2023年由香港交响乐团首演,后赴维也纳完成了唱片录制。这次在上海,在上海交响乐团的排练中,她感受到乐团的音色和效果远远超出她的想象,让这部作品展现出更多细节与层次。
谈及《失落的一格》创意来源,王菀之展现出柔软细腻的一面:“这是一个雪人的故事。”雪人诞生于极寒之时,却给看到它的人带来一丝温暖。当寒潮退去,真正的温暖降临,雪人早已融化消失。”她想起自己在冰岛旅行时的一段经历。在严寒中,有一位陌生人递给她一杯热巧克力。她至今记得那样的寒冷,那杯热巧克力的温暖和香甜,却怎么也不记得那个陌生人的模样了。
音乐会现场
作为在各领域进行多栖创作的艺术家,王菀之说:“大家可能以一个流行歌手,一个创作人,或者一个演员来认识我,今晚我也想让大家看到,‘还有写管弦乐的王莞之’。”
比起流行音乐,一部管弦乐作品的创作更为庞大和复杂。看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总谱,王菀之曾感到迷失,她更喜欢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和德彪西的作品。“写之前一定要先想好自己要写什么,要对交响乐团里的乐器足够了解,知道如何去发挥不同乐器的个性。写流行音乐的经历,让我对主旋律很敏感,这可以让观众更容易记住你的作品。”
音乐会现场
在王菀之看来,音乐创作在本质上是一种和听众沟通的桥梁,最重要的是好不好听?有没有打动人?有没有和观众对话?旅行、看展览和舞台剧时的某个瞬间,生活中观察到的情感片段,都可能转化为她作品的灵感,她希望用音乐来向观众展现自己眼中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王莞之说,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常常会忽略音乐的存在。“比如在餐厅吃饭时,如果听到音乐突然停了,我会猜测是不是要打烊了?”在音乐短暂缺席时,我们方才发现它无处不在。对王菀之而言,这份“无处不在”的音乐,也承载着她给予世界的一点点温暖。或许,当旋律结束,演出散场,人们依旧会记得在某个瞬间,某首曲子带来的触动,就像她在作品中写下的雪人。
“虽然会在太阳升起时融化,但那一刻的善意的温暖,会被记得。”
启恒配资-网上配资炒股-山东股票配资公司-配资资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